8.07.2007

7. 這城市

後來覺得,就像Urs所說,我只是需要一個有歸屬感的個人空間。看得透徹後,我在席勒廣場(Schiller Platz)找了一個舒服的角落,可以讓我徜徉其間看看閒書,悠哉片刻,對於尋找一個咖啡館這件事便不再積極。

我的課大多是中午以後,有時在上課前,我會帶著我的中文書坐在石階上閱讀,或是躺在草地上,聽著我的隨身聽…(原諒我的中文遠比德文好很多,而且閱讀中文書也符合不喜歡跟別人一樣,愛作怪的膚淺年輕人天性~:p)不過躺在草地上聽音樂這件事,最近因為天冷而作罷,只能坐在石階凝望金黃落葉覆蓋的草地,努力抓住秋天的尾巴。11月,維也納早已是陰霾霾的表情了。

我從台灣帶了一些喜歡的古典音樂CD來,這真是一大失策!!!應該帶流行唱片來的,因為這裡的古典CD滿街都是。另外就只剩『鐘樓怪人』的DVD,還有一張『變身怪醫』。幸好生活在科技之島台灣的訓練,我的電腦裡存放了量少質精的流行歌曲mp3,以及最重要的『mp3轉檔程式』!!!made in Taiwan的Mp3 player中有我自己轉好的流行歌曲,不過並不敢讓人知道。

席勒的雕像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像在裝帥,站起身拍拍褲子,週末通常是我瀏覽城市的大日子,但是最近得開始準備密集的期中報告,我只能花一點點時間出來透氣,還要小心別消耗太多體力。隨性所至地跳上環城電車,就繞繞這個我所居住的城市吧~

晃過一幢幢熟悉的建築物,坐在車上看起來,還真跟平時走過的感覺不同,走路時我很少注意建築物的全貌(倒是都在注意賣食物的店),現在在電車上才好整以暇地欣賞這個城市。

電車走了一半路線就開始出現陌生的建築群了,我離『維也納走透透』這個目標,看來還遠得很。不過,眺望城中心,還是會見到幾棟熟悉的建築散落其中,這時維也納的地圖才在腦中具體成形:「原來那個是在那裡啊~~」之前也有幾次搭乘電車,十分高興地發現,原來這些熟悉的地方都不是孤獨的島,被電車完整串起,像尼龍線串起散落各地的珍珠。

1路電車的木椅很老舊了,地板也早已失去光彩,不知道是否刻意留下這樣的古老車種來做環城(有很多觀光客使用),但搭乘過的其他電車跟它比較起來就是顯得新穎乾淨得多。我在椅背上照樣看到放肆的塗鴉,寫著罵人或是表白的話,配上圖畫(有的是後來的人加的),熟悉的親切感好像回到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小島:藍色塑膠皮的公車椅背,用立可白畫著雨傘之類的,不時還有某個熱情女生的電話號碼…我忽然想念起台灣了,只因為電車上的塗鴉!!!

跳下車時對著車廂前的司機用英文大喊:「Thank you!!」也不知道淡漠的維也納人會將其視為唐突或是多禮。11月,我在這裡像個瘋女孩!!!

陽光的提早消失讓我跟著憂鬱煩躁,清晨起來,往往都是5~10度以下的低溫。在這裡遇見的人們,不見得都是友善的,更多時候是板著一張臉,尤其在餐廳或咖啡館內,我都在心裡戲稱這是『奧地利臉』。有的是不歡迎外來民族,有的純粹是因為服務的觀念跟台灣大不相同。不過也有的是因為排斥中國人,幾次聽到身邊的朋友說,台灣人比大陸人友善多了。

我拿的是奧地利護照,省卻許多台灣留學生最麻煩的簽證停留等等手續。在首善之都的維也納,憑良心講,效率不能說是快,但卻比其他城市更清楚作業程序跟相關規定。曾經在路上遇到台灣的留學生,攀談之後像遇到救星般地向我詢問問題,因為有的竟然離譜到在別的城市被授與『中國』簽證。我雖然不知道怎樣辦手續,但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,『中國』或是『台灣』,在這邊受到的待遇是『絕對有差別』的!!尤其是去行政機關,那些嘴臉跟刁難,遇到台灣人還是會收斂一些。

另外說到語言問題,不要以為奧地利人跟你說英文理所當然,維也納的比例高一點,但是英文說不好的大有人在。假如你認為國際大都市就應該要會說英語,在我的看法裡,那就有些『美國人的傲慢』。許多居民只是快樂的生活在自己的國家,周圍的親戚朋友可以溝通,對他們而言已經夠了,別說英文,在台灣,甚至有很多老一輩的人連國語都不會說,這要怎麼講?可能是因為自己是奧國人,遇到台灣來的遊客這樣抱怨時,不免跳出來解釋,撇開想賺你錢的生意人不談,一般居民並沒有對你說英語的義務。更何況在歐陸,講德文的國家是最多的。

美國有些語言交換留學生,在這邊上課純屬玩票,反正他們認為大家都會說英文。但是非英語系國家的學生,在這邊大家的共同語言還是德語,比手畫腳加上單字,也是可以度上快樂時光。

之所以感觸這麼深,是因為這幾天我遇到了一個日本來的語言學習交換生,當然不是在我們學校唸書,她是我在維也納大街上的巧遇,誤以為黑髮的我是日本人而前來搭訕。在他鄉同樣見到亞洲人,又是女生,Yumi就像見到知己一樣。我們在咖啡館相處僅僅兩小時,不過她卻跟我聊了很多在這邊的生活,尤其是種種不適應。(我覺得她的最大障礙來自於班上的美國學生~)

有些扯遠了,總之這個城市大體上是稱不上熱情的,但也不是不友善的地方。地鐵雖然陳舊,但仍然敬業地每天運作。廣場上三不五時有中等學校的音樂社團公開演奏,穿著制服的纖秀模樣,像是這城市的天使。我的奧地利好友Allison是維也納人,無論這個城市如何讓我驚艷或傻眼,只要想起Allison,我就會微笑告訴自己:「凡事都有兩面。」

2 則留言:

nature 提到...

為了這篇 我特地去查了 席勒的雕像
看小說果然可以讓自己更進步 hehe

小綠 提到...

回頭看這篇,現在想法亦有些微改變了~~人果然是不斷在變化呀!!
幸好有寫這篇小說,就當成是想像中的生活札記吧!!正好紀錄了曾經有的想法~~
但話說回來,小說主角的想法其實也不完全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,畢竟灌注了一些主角性格和價值觀進去,那些觀點和作者的有時是頗有差異的。